[懶人包]寶寶滿周歲!禮俗禁忌有哪些?

寶寶滿周歲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,對於家人來說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。上一篇我們也介紹了「抓周道具有什麼?完整儀式介紹,5分鐘快速上手」來幫助爸媽如何準備寶寶的抓週儀式,然而,在不同的文化和傳統中,對於滿周歲的禁忌和習俗也有所不同,了解其中的注意事項是非常重要的。這篇文章整理給爸媽一些寶寶滿周歲禮俗中的禁忌參考,讓您在慶祝活動中能夠守好吉祥門檻,確保一切順利進行。

 

寶寶滿周歲的7個習俗禁忌

  1. 不要提前慶祝:在一些傳統中,滿周歲是按照陰曆或生日當天的實際時刻來計算的,所以應該避免提前慶祝或在生日前舉行慶祝活動。
  2. 禁忌食物:有些文化中,滿周歲前會避免讓寶寶吃一些特定的食物。例如不可吃雞腳—以後會撕破書。不可吃茄子—以後會蛀牙。不可吃魚卵—以後不會算數。不可吃雞腸—以後會說話囉嗦。
  3. 避免觸摸與親吻:在一些文化中,家人可能會避免在寶寶的頭部或臉部觸摸過多,以免影響寶寶的運勢。另外,也不可親睡覺中的寶寶,這樣小孩子會睡不好覺。
  4. 小心顏色的選擇: 顏色在滿周歲禮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。要小心選擇顏色,避免使用黑色、白色和灰色等悲傷或不吉利的顏色。相反,選擇象徵吉祥和喜悅的顏色,如紅色、金色和粉色,以營造歡樂的氛圍。
  5. 禁止使用鐵器: 在滿周歲禮俗中,要避免使用鐵器作為禮物或裝飾。鐵器象徵著刀劍和分離,不適合在這樣一個吉祥的時刻使用。建議選擇柔和與平安的禮物,如毛絨玩具或書籍。
  6. 避免尖銳物品: 在裝飾和佈置場地時,避免使用尖銳的物品。這樣的物品可能對寶寶造成危險,也不符合吉祥的意義。選擇柔和較可愛的裝飾品,如氣球、花朵和布娃娃。
  7. 尊重地方習俗: 另外像是日落後不可以洗澡,怕會犯煞,或是不可以用尺打小孩,擔心以後會蠻皮(台語)等等,每個地區和家庭的不同文化都可能有不同的滿周歲禮俗和禁忌。在舉辦活動時,要尊重並遵守各自的習俗和傳統,適應相應的禮俗,也能增添吉祥和融洽的氛圍。

 

滿周歲的禁忌和習俗在現代社會中通常已經變得比較彈性,且實際遵循程度因地域和個人信仰而異。要記得的是,爸媽應該尊重自己家庭的文化和傳統,但也要理性地看待這些習俗,避免過分迷信或盲目遵循。寶寶滿周歲是一個值得家人一起慶祝的時刻,也是寶寶一生一次的關鍵時刻,最重要的是,記錄下這些幸福的畫面成為孩子成長中難忘的回憶,小日子寫真館協助爸媽們拍下寶寶滿周歲慶祝活動中的溫馨時刻,和您一起慶祝寶寶的成長和健康,為寶寶帶來祝福和幸福的未來。

-> 更多抓周攝影-寶寶抓周&收涎案例

-> 寶寶抓周拍攝服務